五寺钟声送夕曛,女冠犹着旧宫裙。
葫芦井畔伤心语,只许东洲遗老闻。
猜你喜欢
会稽行在隔江头,不把杭州作帝州。故老莫论千载事,年来吴越几春秋。
几处楼船湖上逢,半闲丞相有遗踪。天教秋壑生瑶草,重牧吴山第一峰。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zhuàn)。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sī)芳草远,高搂帘半掩。
敛袖翠蛾攒(cuán),相逢尔许难。
岸边的杨柳垂下金黄色的枝条,雨过天晴,黄莺儿在尽情地呜叫。
我的家就在绿杨树旁边靠近通衙大道,来来往往经过许多许多的王孙年少。
我在高楼上半卷起帘子往下瞧,王孙公子们骑着马越去越远。
我举袖遮睑把眉皱,感叹知音相逢这么难。
参考资料:
1、费振刚主编顾农,徐侠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花间派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439
2、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93
莺百啭:形容莺的啼叫声非常动听。
少年:小青年。
“马嘶”句写心上人远去。“高楼”句写少女目送,表现出一片痴情。
敛袖:整理衣抽。翠蛾攒:即攒眉皱眉,蹙眉。翠蛾:指眉毛。古人称女子的细而长的眉毛为蛾眉,因为其形似蛾的触须。古代女子以黛画眉,黛为青黑色颜料,故称翠蛾。尔许:如许,这样。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轻借流丽潇洒之笔,用岸柳明媚莺声如簧的环境作衬托,委婉曲折地描写一位别后妇女的春思。“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起拍二句,为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岸柳”已被春风吹绿,垂下缕缕长有嫩叶的枝条,而雨后新晴,黄莺百啭,一片春光融融。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写家居环境及宅前路上来往多青年人的情景。美景当前,故少年人来游者众,这一切都暗示这是一个易于挑起春情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忆起少年情事的地方。潜气内蕴,深藏不露。
“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过片二句,写由所见来往多青年人而引发的对心上的人的思念:女主人公闻马嘶以为心上人即将来到,因而于楼上卷帘望远,但并未见到心上人,唯见郊原芳草连绵直伸向天边。这里只说“帘半卷”,不像后来宋词“倚危楼,望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之类直说,“点到即止”,正是唐五代词的含蓄处。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结拍二句,言因不见心上人的身影,女主人公眉峰紧锁、愁思满腹,并慨叹和心上人见面是如此之难。这里以蹙眉表愁态,于是不由内心发出惆怅无奈问己又问人的“相逢而不离开却是如此的艰难”的嗟叹。
将旦溪风急,新秋天宇宽。
凉生竖裁褐,爽入缩缝冠。
拊翼鸡频唱,争枝雀正讙。
一箪吾已足,芋豆亦加餐。
攀石扪萝入杳冥,凌虚潜觉胆魂惊。
险崖撷瀑瑶花碎,枯叶翻霜锦树荣。
汲水僧归龙洞去,采薇人踏虎踪行。
风流二老遗音在,度曲松涛万壑清。
双磵奔流战玉龙,浮屠云锁翠千重。
只将一疏传天下,大觉驴年识九峰。
白雪凝酥点额黄,蔷薇清露湿衣裳。西风扫尽狂蜂蝶,独伴天边桂子香。
浅浅池塘。深深庭院,复出短短垣墙。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向人自有,绵渺无言,深意深藏。倾国倾城,天教与、抵死芳香。袅须金色,轻危欲压,绰约冠中央。蒂团红蜡,兰肌粉艳巧能妆。婵娟一种风流,如雪如冰衣霓裳。永日依倚,春风笑野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