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溜声闻隐几边,去年多雨复今年。
林皋绿树层城外,江浦黄梅五月前。
夜榻长悬须雅客,昼帘深下谢尘缘。
西山云气东山月,他日容春亦此天。
猜你喜欢
两株桃杏映篱(lí)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yīng)吹折数枝花。
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
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
参考资料:
1、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467
2、任桂菊杨淼.古代汉语词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499
3、作品白话译文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雨后泉声吼似雷,中天晴照逼窗来。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
静把好香焚一炷,閒将古教阅周回。门前滴尽千峰翠,分付门人莫浪猜。
朝参行脚偈,言义不酬心。念欲闻清梵,何曾惮远寻。
入门孤磬发,登阁五云深。老衲长松下,相逢说少林。
东风穷巷只埃尘,谁见城南万朵新。不问主人聊一饮,为携佳客送馀春。
比君意气三年老,贷我疏狂一味真。醉里尚能驰马去,看君倒著接䍦巾。
解缆声闻促晓看,梦回波色静长干。浦云半捲川光溢,山月初悬棹影跚。
不有澌流连晚涨,谁冲积气壮春澜。劳劳纵目孤相问,风雨过馀薄自宽。
旅食荆吴改岁年,春风远道思绵绵。青山故绕周瑜墓,明月犹窥亚父泉。
楚县城荒馀画角,巢湖日落有归船。天涯芳草萋萋绿,想见登楼忆仲宣。
烟草催黄,风蒲驻绿,几阵金飙刮面。蛩语猿啼,闹幽人庭院。
漏声永、乂手瑶阶玉砌,唯有阑干倚遍。露白天高,看寒生翠幔。
算为欢、有红裙轻艳,更休道、岁月如驰电。可奈回首生平,苦风流云散。
入秋来、何地消愁叹。带移孔、瘦骨刚馀半。又那堪、辘轳声声转,晨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