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青山带峡溪,閒云尽日自高低。
知他春树深多少,应有清猿在裹啼。
猜你喜欢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píng)寄还乡梦,殷(yīn)勤入故园。
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
托付给你还乡梦,恳请带我回家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秦原:秦地原野,这里是指长安城周围,即长安。春秋战国时属秦国领地。
凭寄:托寄,托付。殷勤:恳切;深厚。
永州地处江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天的到来,自然要比长安早,“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地季节,带给人们的是勃勃的活力,盎然的生机。作者写早春,用早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春天是美好的,可惜作者被贬在永州,有家也回不成,是“软禁”在这里,是一个“不自由”之身,因此,他借春风来寄付自己的思乡情,借春风来把希望带回故乡,恳切希望春风把自己带回故乡。然而这只是一个“梦”,是一场“春梦”啊。再美好的春梦,也会破灭的。作者写“思乡”是写在早春里,这是这首诗构思最新颖之处。这种思乡之情,不是在夜深人静,是由寂寞引起,也不是在“佳节”因孤独涌现的思念,他是在大地复苏,春意浓浓,热闹忙碌的早春中“思乡”,这种思乡之情就更浓更深了。
这首诗最后一句“殷勤入故园”,“殷勤”一词,它写出了作者浓烈的思乡情,写出了作者殷切的期盼,写出了作者的怨愤,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中心所在。爱与思,期盼与厚望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的感情,大概是他到永州之初最强烈地一种情感。作者的这首五绝诗情味蕴藉,构思新颖,目景入情,笔随意到,语言通俗明白,主题单纯,但是表达的情是复杂的,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表达了作者不可释怀的心态,爱怨交织的复杂感情,有着浓烈的诗趣,堪称以少胜多的杰作。所以读者欣赏这首诗时,一定理解把握这种复杂的感情,理解早春中的思乡是别有一番情意。这也是柳宗元文中所特有的“淡泊中的至味”。
自怜凡骨本难仙,安得泥坛七返丹。
欲使身轻生羽翼,乞丹须是问刘安。
临川堂上看飞鸿,十载西州一转蓬。亲老家贫初有累,才疏意广卒无功。
奸雄颇忌孔文举,富贵何如张长公。满地尘埃浮世狭,一帆思驾五湖风。
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
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下可制巨鳌,上可断长虹。
风云起一朝,宁复嗟途穷。去去重相思,寄言双飞鸿。
夫椒山中多老松,白云隐隐盘苍龙。山人荷钁采苓去,往往仙人松下逢。
仙人本是山人作,山人向来满功课。句丽勾吴几万里,杏花阴里春风大。
君不见蒲江古井凝绿华,乳婴绠上声唑唑。长秋道士不入口,放鱼女儿升綵霞。
黄昏戌,下帘拂床早交毕。
安置父母卧高堂,睡定然乃抽身出。
忆昔在江国,屡醉酴醾春。平生看花眼,老暗京洛尘。
王城一见之,玉颜犹可珍。但恐花见怜,憔悴非昔人。
是事姑且置,饮我樽中醇。幽姿不可名,清芬难具陈。
谁登玉宸殿,与梅差等伦。山矾岂其弟,月姊当与亲。
颇笑凡质陋,始喜国色新。此论那可废,此冤聊可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