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祇自嗟。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猜你喜欢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fán)吾。
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
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参考资料:
1、陈祥耀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59-460
2、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77
3、韩林元.历代名人谪琼诗选注.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20-21
祀灶:祭灶神,古代五祀之一。
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了。
闲经月下白蘋洲,半脱风前紫绮裘。曾值东风谒鸾驾,却因南渡看龙舟。
年光已付瞢腾醉,天宇谁从汗漫游。莫怪又成横笛去,故人期我玉华楼。
老眼轻千乘,枯肠却八珍。直令身潦倒,未害胆轮囷。
酒里遗浮世,书中见古人。平生笑园绮,老蹋帝城尘。
故人天一方,鸿雁已南翔。
世乱各生死,年饥无稻粱。
丁宁机上锦,爱惜橐中装。
莫作孤飞想,冥冥忌弋伤。
占得溪堂一事无。老夫作计未全疏。数株翠柳仍连苑,十亩红香恰称湖。
花径扫,酒船租。载来家具少于书。衔杯更落西山影,白鹭明霞画不如。
列子御风行,冷然日徜徉。无穷终莫至,有待故相妨。
资物犹妨己,资人岂不僵。当其适齐反,啾啾五馈惶。
内诚虽未解,形谍已成光。户外盈双屦,胸中满百忙。
人毒因谁感,天刑忽漫尝。幸遇伯昏药,初违郑缓殃。
今人皆缓也,彼故使彼伤。墨儒分道出,父弟反交戕。
殚家学屠龙,三年少技偿。得多由舐痔,百乘且誇长。
伪饰从兹起,深情孰比量。九徵难遽测,五德任凶狂。
骊睡珠遭摘,王寤车亦亡。纵使逃金木,宁可禦阴阳。
是惟至人者,甘瞑何有乡。鸢蚁堪同视,牺牛肯自丧。
子有唐生术,谁如范叔寒?知无狼顾骨,可有鹖皮冠?
野日晴犹懒,春泥晓未乾。多君远相顾,不用画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