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 诗词
  • 字典
  • 组词
  • 成语

夏至

1/1000+页
类型:
夏至 节日 节气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劳动节 黄河 离别 爱情 友情 西湖 宋词精选 诗经 楚辞 小学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 高中古诗 高中文言 写景 咏物 雨 雪 风 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山 水 长江 儿童 鸟 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春节 寒食节 怀古 抒情 爱国 送别 思乡 思念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词牌大全 古文观止 乐府 唐诗三百首 宴饮 最美 古诗三百首 风俗 抱负 早教古诗100首
作者:
陆游 杨万里 苏轼 白居易 王安石 王十朋 杜甫 欧阳修 李白 辛弃疾 李之仪 齐己 刘禹锡 元稹 李商隐 韦应物 刘长卿 杜牧 岑参 韩愈 王维 温庭筠 孟浩然 柳永 纳兰性德 高适 李贺 柳宗元 陶渊明 李清照 李煜 左丘明 曹操 李溥 魏征 王世贞 刘克庄 胡应麟 赵蕃 黄庭坚 范成大 梅尧臣 韩淲 苏辙 曹勋 方回 周紫芝 李梦阳 杨士奇 陈著
朝代:
两汉 五代 元代 先秦 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金朝 隋代 魏晋
形式:
诗 词 曲 文言文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代]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节气, 夏至, 饮酒
夏日杂兴(四首)
[明代] 刘基

曾楼迢递俯清郊,天际群山槛外交。

日暖水禽鸣哺子,风轻沙燕语寻巢。

绿荷雨洗藏龟叶,翠竹烟寒集凤梢。

可叹仲宣归未得,苦吟终日倚衡茅。¤

节气, 夏至, 夏天
夏至日作
[唐代] 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节气, 夏至
祷雨题张王庙
[宋代] 叶适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

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夏至, 节气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唐代] 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夏至, 节气
夏至避暑北池
译 注
[唐代] 韦应物

昼晷(guǐ)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xiá),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yún)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yān)洒烦抱,可以对华觞(shāng)。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晷:观测日影以定时间的工具。这里指日影。漏: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简称漏。

暇:空闲的时候。

亭午:正午,中午。

筠: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于焉:在这里。华觞:华丽的酒杯。

夏至, 节日, 节气
类型
夏至 节日 节气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劳动节 黄河 离别 爱情 友情 西湖 宋词精选 诗经 楚辞 小学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 高中古诗 高中文言 写景 咏物
查看更多
作者
陆游 杨万里 苏轼 白居易 王安石 王十朋 杜甫 欧阳修 李白 辛弃疾 李之仪 齐己 刘禹锡 元稹 李商隐 韦应物 刘长卿 杜牧 岑参 韩愈 王维 温庭筠 孟浩然 柳永 纳兰性德 高适 李贺 柳宗元 陶渊明 李清照
查看更多
朝代
两汉 五代 元代 先秦 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金朝 隋代 魏晋
形式
诗 词 曲 文言文
热门文创IP推荐 更多>
动漫IP 文化IP 国潮IP 卡通IP 艺术IP 博物院IP

©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42322号-3 网站地图

所有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站搜集和网友提供,仅供娱乐和学习所用,禁止用于一切商业化用途,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我们。 站务邮箱:qunxue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