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随人未足旌,折腰趋走太清生。
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
猜你喜欢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疎。
底逐风埃轻去鲁,尚余客气欠清除。
东风吹绿泛琼卮,零乱残香不入时。惠照将离根柢苦,斜阳留得一丝丝。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
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何处中秋对月圆,新桥旅泊近人烟。西江皓彩阻千里,北阙清光隔九天。
画舫独吟河水曲,银灯高照驿楼前。时逢乡友谈萍梗,华发添明又一年。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yín)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liè)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zhuó),还及柳条新。
建国立都对应着东井星宿,城池从北辰处开始延伸。
百姓们都在歌颂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欢乐春。
黄山树上的冬雪已经化尽,黑水渡口坚冰也已消融。
金沟边青草丛生如迎春到,香花开放陪伴玉楼美人。
眼前无数鸿鸟在空中飞翔,黄莺频频传来美妙歌声。
什么时候能在科举中登第,回家还赶得上柳条清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2
2、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6-7
开国:指建国立都。维:连结。一作“移”。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起:一作“对”。北辰:指北极星。
咸:全,都。建寅:指夏历正月。
雪:一作“云”。黄:一作“青”。黑水:此指渭水。津:渡口。一作“滨”。
金埒:指用金堆成的矮墙。伴:一作“醉”。玉楼:华丽的楼。
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歌:一作“声”。
桂枝擢:喻指科举及第。还:指归家。
此诗是命题写景之作,亦是试律诗的主要题材之一。首二联从正面破题,但并非直接点破,而是以“东井”“北辰”破“长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时总起全诗。三联承写诗题中的“早春”二字,描写冰消雪融之景。四联具体描摹的是早春时节,草长花开之景,且又加入了人们游春的活动。“迎”“伴”二字都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草以人格色彩,使它们显得如此有情、可爱。相对于四联主要描写植物,五联描写的却是春天动物的活动。此联上句是远景的描述,下句由视觉转入听觉,描写了黄莺的啼鸣。末联表面上仍写春色,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早日登第出仕,以有所作为的理想和抱负,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当腊可折弦,群植不告病。
春令宜画一,骤寒乃奇请。
淙潺忽雨后,摧拉北风盛。
倚户颈为缩,引望立不正。
下窗断过逢,袖手谢酬应。
坐叹花信迟,陡怯弓力劲。
今朝晴色好,呼童扫幽径。
客了踏青约,久许陪骖乘。
逶迤望北山,巷柳俄荫映。
乾鹊语红树,游鯈噞明镜。
平时诗酒社,贾勇与春竞。
即今莺花前,欺客颇方命。
击辕歌于蒍,宁入俚耳听。
喧静交战间,诗老傥能订。
寓物不流物,古语方自警。
追随黄白郎,不拟缪为敬。
玉帐分兵赋采薇,梅花吹雪上戎衣。
将军意气中江楫,丞相功名采石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