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惟帝宅,宛雒壮皇居。紫微临复道,丹水亘通渠。
沈沈飞雨殿,蔼蔼承明卢。两宫分概日,双阙并凌虚。
休气充青琐,荣光入绮疏。霞明仁寿镜,日照陵云书。
鸣鸾背鳷鹊,诏跸幸储胥。长杨飞玉辇,御宿徙金舆。
柳叶飘缇骑,槐花影属车。薄暮归平乐,歌钟满玉除。
猜你喜欢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
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鸿沟祗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
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兵火荒馀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黄木湾头古野亭,亭虚俯槛吞沧溟。扶桑遥报日将起,洪轰海底鱼龙惊。
细濯咸池真皎洁,不比寻常乍明灭。悠悠燠照遍垓埏,风檐蔀屋皆澄澈。
昔唐最重虞渊功,尘埃洗尽依旧红。会得何须赤绳系,自有擎手回苍穹。
夸父邓林徒扰扰,鲁阳三舍应未了。晋人见说寡君须,岂知线量终缥渺。
狂夫炙背献至尊,烈士曝书遗儿孙。世事浮云祇如此,我爱古来铭浴盘。
亭去波罗犹咫尺,庙神相对遥相忆。朝捧清光荡祲氛,暮绕馀辉江震击。
效灵宣秘护濠城,蛟腾凤舞黄河清。果然羲驭寅宾旭,万国山河属大明。
断汊惟余旧姓存,倚阑投饵说当年。
沙鸥曾见园兴废,近日游人又玉泉。
一笑重阳近,招邀我与君。来携菊花酒,去醉岭头云。
水鸟闲相狎,松岩瘦不群。梦醒窗外雨,落叶自纷纷。
驾鹅引颈回,似我胸中字。
右军数能来,不为口腹事。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第一首诗是词人在郊外饮宴时的即兴之作,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洒脱不羁的豪情,而豪情之中又隐藏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
“楼观青红倚快晴”,劈头一句便勾画出南国风光的绮丽景色:雕梁画栋,朱楼翠影,倚立在晴明爽朗的丽日和风之中。“快”是词人心境的外射,即“怡红快绿”所引起的那种欢快之情。“惊看陆地涌蓬瀛”,是词人在饮宴时所产生的一种幻觉。传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词人在酣饮的醉眼朦胧中忽然觉得陆地的平野间涌出座座令人神往的仙山,不禁惊喜莫名。“南国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则是词人醉意中清醒意识的极其酣畅的表达:南国花影,笙歌阵阵,仿佛是一片升平气氛,然而随着东岭的松风传来军中的鼓角之声,却使人的心境如此忐忑不宁。词人在这两句词中十分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北国金人大军压境,南国朝野歌舞升平,作为军中主帅,词人范成大的心中该感到多么不安,他一方面在良心的谴责中作着灵魂的自我审判,一方面也以他的笔锋直刺“笙歌醉梦间”的赵宋小朝廷。这里我们不由想到范成大的同代诗人林升所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晚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名篇。这首小令虽然写得比较含蓄,但也有异曲同工的弦外之音。
下阕对饮宴环境作进一步描画,同时更深刻地表现词人这种忧思伤世的愤激之情。“山绕水,水萦城”,江山如此多娇!在“柳边河外”饮宴的词人,面对岌岌可危的国势,令人产生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所共有的忧国忧民之情。“柳边河外”也是效命疆场的爱国将士所在环境的暗射,它与“楼观青红”是一个象征性的对立,让那些“楼外楼”中的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娇妻美妾去歌舞升平去吧,而“柳边河外”的将士们却要保卫这“山绕水、水萦城”的锦绣河山去呢。最后一句是词人自谓,他提笔挥毫而画不成一段风流,乃是因为他胸有块垒而无心于此道,这“画不成”三字包含着词人壮志难申的苦衷,也影射着朝廷的掣肘,使他“画不成”自己理想的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