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叆叇护参差,世外红尘绝是非。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
岁寒桂岭松凋后,秋晚漓江石出时。岂为康山成野癖,故留青白豁襟期。
猜你喜欢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qú)央!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灵长:与神灵一般长久。
方:当。三辰:指日、月、星。考:老。渠:同“遽”,忽然。
此诗实际上是组诗的前后两大部分的一个转折点。诗借《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以及郭璞注中有关“不死之民”“不死国”之神话传说,渲染神话世界里长生不死之乐,“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不死之民超越生死,与日月星辰相交往的自由生活,亦真亦幻。但诗人所借以表现的,是他在人间世所感受到的美好之物无法长存的深刻失落。而组诗从这一首开始,亦从理想转入现实,从借美丽神话所抒发的对理想政治社会的向往,进入到对晋宋之际某些隐秘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揭露及对统治者恶行的批判。
劣相谁知此老天,瑶池专遣雪当筵。
开花敬上夫人寿,列树无非西子妍。
松学妙龄施粉点,鹤迷归路认莲船。
水晶世界琼梅阁,肯道人间不是仙。
目断重华竟不回,鹧鸪声入远江哀。暮云祇傍苍梧宿,春水还疑沩汭来。
泪竹岂愁秦帝火,巫歌曾借楚卿才。更堪鼓罢凄清瑟,风雨萧萧两岸苔。
还同此堂醉,几载不相过。往迹亲知少,荒村风雨多。
宵深落镫灺,秋早战庭柯。莫惜弟兄好,共看须鬓皤。
理舟指南郊,迢迢及侧景。
中途止溪寺,陶烟接村暝。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
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衲子作供养,炉香侑碗茗。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
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
草草成数行,狂书乱斜整。
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但记此经过,流传我何省。
颜回犹自给糜飦,苏子初无二顷田。
知慕圣师瞠若后,岂令恭嫂倨如前。
笔耕得利宁分地,学禄中居总藉天。
卜相既云隳祖业,请令同力奋双拳。
玉河桥下水如车,杨柳当门是我家。
飞过红尘三四点,有人骑马向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