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
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
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
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
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䥓。苟令志气坚,伫见缨佩随。
斑斓五綵服,前路春物熙。旧游忆江南,环堵留蓬茨。
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
宠荣忽踰量,荏苒不自知。晨兴愧华簪,止足为灵龟。
遐路各自爱,大来行可期。青冥在目前,努力调羽仪。
猜你喜欢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目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平生多悔事,尤多文字悔;乐道人之善,笔墨无匿彩。
所期励姱修,臭味芬兰茞;乃因习俗移,面目幻傀儡。
远者十馀年,近仅三两载;多少深情者,抵掌笑吾騃。
人具圣贤资,讵可逆忆待;吾自存吾厚,虽悔不忍改。
不道狂胡俄犯阙,浪传繻葛亦能军。中原半已成鱼烂,草野宁当恋鹿群。
燕蓟攀髯愁祲孛,秦淮扈跸盛风云。安危此日资元老,蚤应蒲车翼圣君。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lǒng)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qiāng)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qiū)后鸿鹄(hú)。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
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
洪水滔天啊大风拔起了树木,前面飞着秃鹜后面飞着鸿鹄。
多少次捎信给故乡洛阳,十年间骨肉亲朋音讯杳无。
参考资料:
1、王新龙.杜甫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08月:第174页
2、吴庚舜.杜甫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05月:第95页
天边老人:诗人自谓。大江:嘉陵江。声泪俱下曰哭。
陇右:陇右道,唐代十道之一。辖地为今甘肃陇山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河源:在青海省境内。胡骑:指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秃鹜:一种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开翅膀有五六尺。
九度:多次。九,极言其多。洛阳,故里所在。十年: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至今已十年。骨肉:这里指兄弟。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这两句是抒情式描写,漂泊天涯、饱受艰辛的诗人,面对浩荡的大江,想起过去的种种,那种突然涌上心头的辛酸、悲苦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声泪俱下。天边老人,杜甫自谓。大江,指嘉陵江。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这两句说的是引发诗人临江哭泣的原因,一是有家不能归,一是国家正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山河破碎。陇右,指陇右道,属于唐代十道之一。包括今天甘肃陇山以西,新疆乌鲁木齐以东及青海东北部的地区。河源,在今天青海省境。763年七月,吐蕃攻占河西、陇右这些地方,十二月陷落松、维、保三州,以及云山、新筑二城。这就是这两句所咏的史事。
“”这两句写临江所见到的景物,波浪滔天,狂风撼动巨树,鸿鹊飞在了秃鹜的后面。这两句是即景寓情。上句写到了世乱的景象,下旬就感慨自己不能够奋翅急飞,因为前面有“秃鹜”。秃鹜,水鸟,一种比较凶猛的动物。后鸿鹄,指后飞的鸿鹄,“飞”字从上文而省,句法与“东飞驾鹅后鹜鸽”(《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同。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最后这两句也是说哭泣的原因,多次给在洛阳的家人写信,却没有收到回信,没有亲人的消息,分外的担忧。骨肉,这里指兄弟。九度,指九次。这里极力说其多,不一定是确数。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温尔夸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
〈王摩诘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
”〉
一片银蟾挂碧天,清光冷照凤楼前。
九重玉户深深闭,争见扶疏桂影圆。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余。
锁窗閒昼永,高卧数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