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微凉动碧罗,呼灯起问夜如何。雄风每欲披襟赋,明月应来对酒歌。
名等浮云生幻影,诗如慧剑斩愁魔。敲冰煮茗巴山话,记取旗枪手自搓。
猜你喜欢
细雨晓莺(yīng)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mù)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sài)门消息,雁来稀。
蒙蒙细雨里,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弯弯的柳眉,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
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相思使她愁肠断,只缘暮春雁来少,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
参考资料:
1、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7-48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8-39
3、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12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人似玉:比喻美人如玉。
罗幕:丝罗帐幕。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或悬于纱窗、珠帘之上,目的是为了防尘、遮光。肠断:表示极度关切。塞门:塞外关口。雁:此语意双关,咏雁兼指“雁书”。
这首词写思妇幽怨。上片首先泛写晚春景色,细雨如丝,濛濛洒洒,晓莺啼鸣,倍添幽寂清冷之感。在此暮春环境中,接下来三句写人物形象,“人似玉”写美人如玉,温润秀洁;“柳如眉”写女子柳眉弯弯,娇柔婉媚,这句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正相思”,表现了在暮春环境中人物的活动,由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深入到内心世界。
下片转入具体刻画,都与上片相应。帘幕初卷,美人初起,与“晓莺”相应;晓妆对镜,如花一枝,与“人似玉”相应,揭示女子自怜自伤的复杂感受;“肠断”二句,明显女子所思的塞外征人,实写女子由相思而失望,乃至悲怆的心境,思念之情,使人肠断,与上片结拍的“相思”二字对应。
整首词的上下片,都用了比喻来描写人物形象,只不过上片写得细,下片写得概括。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且她的相思情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无论是描写还是抒情,上下片都前后照应,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同寮贵公子,好事敌原尝。晁侯更萧散,不爱囊中装。
步兵玉觥滑,洞庭金丸香。宛转莼带细,纷纶鲙缕长。
鳆鱼三百饤,岂必河之鲂。咄嗟事便办,侍御色不忙。
熙熙春台上,醉语各相忘。汤饼最后出,虽饱别有肠。
愿君善遇客,欢乐殊未央。不须投车辖,敬举主人觞。
买陂塘旋栽杨柳,山中道士家务。丰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阳风雨。兰泛渚。虽信美江山,不似吾双屿。孙儿学语。说桑梓光阴,松筠节操,岁岁有欢趣。沙堤路。身退功成天许。非熊梦断占吕。但教阶下人如谢,解道春池新句。尊有醑。更不说、传家事业光吾谱。衣冠尚古。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
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圆帽顶红毳,方袍搭绛纱。
海龙邀早饭,山鹿进秋花。
试墨探倭纸,寻泉斗建茶。
时抛红豆粒,竹下唤频伽。
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孤鶱兮风雅,唾视兮爵禄。
我思古人兮黄山谷,曷为使之六年僰道而九日姑孰也。
其符绍之朋党欤,公则何所于荣辱。
远近西湖路,高低释氏宫。猿啼青嶂月,潮落碧江风。
钟鼓残阳外,楼台烟雨中。挑包明日去,回首白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