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
达观真在士,独往乃声闻。
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
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
今朝玉储开,群仙剪瑶裙。
迷空散一花,万叠屯寒云。
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
双凤已鸣似,神椎搞孤军。
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
猜你喜欢
偶向京华两月留,故人重会总心投。麻姑酒尽春生颊,石鼎诗成月到楼。
山斗孤高常在望,树云迢递渐牵愁。玉堂天上能相念,莫惜音书寄便邮。
桃李不冬发,宁识霜雪威。丈夫不出门,安知道路危。
渡河恐倾覆,登山苦崄巇。假问何乃尔,言有名利羁。
名利孰不志,命系造化为。请君勿躁进,藏器且待时。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一本无“重阳不把”四字。
“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门前尘土暗衣冠,池馆无多意已宽。
试问主人閒适味,冰蚕正自不知寒。
山水敦夙好,烟霞痼奇怀。
向闻乳洞胜,出岭更徘徊。
雪林缟万李,东风知我来。
华裾绣高原,故人纷後陪。
系马玉溪桥,嵌根豁崔嵬。
荡荡碧瑶宫,冰泉漱墙隈。
芝田溉石液,深畦龙所开。
丐我一掬悭,沫此炎州埃。
仍呼轮袍舞,醉倒瑞露杯。
但恐惊山灵,腰鼓轰春雷。
薪翁杂饷妇,圜视欢以咍。
兹岩何时凿,阅世几劫灰?
始有此客狂,後会真悠哉。
南游冠平生,已去首犹回。
岁月可无纪,三洞俱靡崖。
会有好事者,摩挲读苍苔。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中间有寿人,未过百来岁。
出口无善言,行身无善事。徒有人之身,殊无人之贵。
素面凝香雪,孤根尚惹苔。春风有馀力,一一为愁开。